内脏脂肪
编辑
内脏脂肪的定义与分布
内脏脂肪是指包裹在腹腔内脏器官(如肝脏、胰腺、肠道等)周围的脂肪组织,与皮下脂肪(位于皮肤下方)不同。它属于白色脂肪组织的一种,具有活跃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。
内脏脂肪的危害
内脏脂肪并非单纯的储能组织,而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,会分泌多种炎症因子(如TNF-α、IL-6)和激素(如瘦素、脂联素)。过量的内脏脂肪会导致:
胰岛素抵抗,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
血脂异常,升高甘油三酯、降低高密度脂蛋白(HDL)
慢性低度炎症状态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
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
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上升
即使体重正常,若腰围超标(男性≥90 cm,女性≥85 cm,亚洲标准),也可能存在“正常体重肥胖”(TOFI, Thin Outside Fat Inside)现象,内脏脂肪仍可能超标。
内脏脂肪的成因
1. 能量长期正平衡:摄入热量持续超过消耗,多余能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脂肪细胞。
2. 高糖高脂饮食:尤其是精制碳水(如白米饭、甜饮料)和反式脂肪,易促进内脏脂肪堆积。
3. 久坐缺乏运动:肌肉活动减少,脂肪氧化能力下降。
4. 压力与睡眠不足:皮质醇水平升高,促进脂肪向腹部转移。
5. 遗传与激素因素:如雄激素水平影响脂肪分布。
如何减少内脏脂肪
1. 热量控制:制造适度热量缺口(每日300–500 kcal),避免极端节食。
2. 优化饮食结构:
- 增加优质蛋白(如瘦肉、蛋、豆类)以维持肌肉量
- 选择低升糖指数(低GI)碳水(如燕麦、糙米、全麦)
- 摄入健康脂肪(如坚果、深海鱼、橄榄油)
- 减少添加糖和加工食品
3. 规律运动:
- 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)可直接消耗脂肪
- 抗阻训练(如力量训练)提升基础代谢率,防止肌肉流失
4. 改善生活方式:
- 保证7–9小时高质量睡眠
- 管理压力,避免长期高皮质醇状态
- 戒烟限酒
内脏脂肪的可逆性
内脏脂肪对生活方式干预反应敏感,通常在坚持健康饮食与运动4–12周后即可观察到明显减少。相比皮下脂肪,内脏脂肪更容易动员和代谢。